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启程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家里休憩了几日,拜访了一些亲朋故旧,陈安邦终于要踏上返回滨城的旅程了,不过与回来时的孤单旅程有所不同的是这次陈安邦又带了三个学徒一起回程。

三个学徒两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肄业,两个初中毕业的是姐夫村里的堂兄弟,他们这一辈犯“新”字,所以一个叫做李新建,一个叫李新国,俩小伙子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七岁,都是今年初中才毕业的学生。

那个年头每一年级都需要考上去,所以像郭德纲说的小学十年初中八年的情况也不鲜见,李家兄弟俩的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比吊车尾的成绩好一点,但是也没有希望考上大学,所以在没有通过参加中考的预选考试之后,家里也就没有打算让他们继续读书的念头,这次正好听李新年说陈安邦这里招人,学徒也给工资,于是就给送到陈安邦门下拜师了。

至于另一个高中肄业的学徒叫何国平,是表弟的堂侄,与何爱华名为叔侄,实际年龄没差几岁,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去年上的高二,平日里成绩还可以就是性子贪玩,因为旷课去学校附近钓鱼,结果被老师找了家长,结果家长与老师话不投机,直接背着他的课桌就回来了,于是因此辍学。

这个时期需要十八周岁才能办理身份证件,何国平因为是高中生了所以身份证是有现成的,而李家两兄弟则只有带户口本了,还有在县城的潘建邦,陈安邦也提前让潘大姐捎信过去了,一行五人约定好了本周六也就是7月18日出发。

7月18日的农历是六月十九,宜旅游出行,一大早李新年就带着两个堂弟到了陈家咀,到陈安邦家时还不到五点半钟,陈安邦刚刚起床正在洗漱,郝金花则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早饭。

虽然城市里早上一般以稀饭、包子、豆浆、油条这些东西为主,但是在需要干活的农村,这些东西都不如干饭扛饿,由于是夏季许多菜放不住,昨天晚上临睡觉前郝金花又将一些菜上锅蒸了一遍,这样早上再热饭时菜还能保持质量不至于变馊。

正好李家兄弟和姐夫李新年都还没吃早饭,安邦妈妈郝金花特意多做了一些,这个时期家里吃的多是早稻米,加上早饭煮得又比较急,所以口感让在滨城吃惯了东北大米的陈安邦一言难尽,早稻生长期短产量低,所以后世这种双季稻被单季高产水稻所取代也是理所应当。

唯一让陈安邦有些喜欢的是大锅煮饭之后的锅巴汤,有些焦黄甚至焦黑的锅巴加上煮饭时提前捞出来的米汤,回锅再加一把柴火烧开,那股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